每輛車都會配備一塊三角警示牌,但很多人不知道它的用處。三角警示牌缺失帶來的麻煩一點不小,尤其是在高速公路上,危害更大。
用水桶當警示牌
“坑”苦他人
8月8日晚上8時30分,山東籍駕駛員賈某駕駛一輛重型半掛車前往江北莊橋。途經鎮海莊市北環東路中石化加油站路口時,他發現車子沒油了,于是將車停放在機動車道上,在車尾放了個水桶當警示標志后,就提著鐵桶下車到加油站加油去了。
這時后方開來一輛電動自行車。車主習女士穿著雨衣,再加上雨天視線不好,她誤以為半掛車還在正常行駛。判斷失誤的結果就是電動自行車撞了上去,連人帶車直接鉆進了半掛車車底。
萬幸的是,當時路人較多,見發生事故后立即報警,并且將習女士從車底拉了出來。習女士很快被送到了醫院,經診斷,她肋骨斷了7根,牙齒掉了3顆。
“缺牌”停車
引發的事故不少
“因為沒放三角警示牌或者用其他亂七八糟的東西代替,進而引發的交通事故不少,可以說這是一個交通陋習。”交警說。
不久前,一輛貨車在行駛過程中出現了故障,駕駛員將車停在路邊修理,他從路旁搬來一塊石頭放置在貨車后方約20米處。結果一輛摩托車撞了上來。經交警調查,這起交通事故系貨車駕駛員未在車輛后方設置醒目警示標志導致的。
這類情況其實在高速公路上尤為常見。車輛在高速公路上拋錨,司機沒帶三角警示牌,拿車上的水壺、輪胎、路邊的樹枝等當警示牌的都有,甚至還有人“奇葩”到拿寵物狗當警示標志。此事就發生在寧波繞城高速往臺州方向41公里處。司機劉某車輛爆胎,找不到三角警示牌。考慮到夜間停車“無牌”危險,他就把車上寵物狗牽到車后20米處,用繩子系在邊護欄上。
“發生事故時不可用其他物品來充當警示牌,不然會很危險。”交警說,三角警示牌是購買車輛時隨車配送的重要安全工具。一旦車輛發生故障拋錨或是發生交通事故后,利用三角警示牌的特殊反光性能,可以提醒其他車輛注意避讓,以免發生二次事故。
三角警示牌
正確使用有講究
“2012年11月17日,甬臺溫高速上曾發生過一起相當慘烈的車禍,2人死亡,10多人受傷,原因就是缺了這么一塊小牌子。”交警說,三角警示牌由于體積較小,加之使用頻率較低,因此很容易被司機所忽視。但千萬不要小看這個警示牌,它對于安全的保障作用是巨大的。
那么三角警示牌放置時又有哪些注意點呢?交警說,有的司機在事故發生時,有架設三角警示牌的意識。不過放置的位置離事故發生點過近,比如車后不到10米處的位置,實際上就跟沒放一樣,所以這個誤區一定要避免。
事實上,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規定,在常規道路上,車輛發生故障或者交通事故時,應將三角警示牌設置在車后50米至100米處;而在高速公路上,則要在車后150米外的地方設置警示標志,若遇上雨霧天氣,還得將距離提升到200米。此外,放置好警示牌后還要打開雙閃燈。(莊豪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