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載互聯現在是個時髦話題,一項針對世界年度車評委的行業趨勢調查顯示,"車載互聯"超越了"能效"、"插電式混合動力",成為2013年度排名第一的行業熱門趨勢。國內,車聯網作為物聯網中的一種表現形式,已經通過國家專家組論證,預計投入2000個億,被國內學術界認為是第一個切實可行的物聯網系統,車聯網作為物聯網在道路交通行業的重要應用,也是物聯網應用做得比較好的行業之一。
2018年全球車聯網市場總額將達390億歐元
近日,中國移動研究院和工信部電信研究院聯合發布《車聯網產業發展白皮書》,該書從產業發展背景出發,闡述了現階段我國汽車市場基本情況、道路交通安全狀況以及凸顯的交通擁堵、環境污染及能源安全等問題,提出了推動我國車聯網產業發展的相關思考與政策建議。
車聯網是移動互聯網、物聯網向業務實質和縱深發展的必經之路,是未來信息通信、環保、節能、安全等發展的融合性技術。車聯網的發展得到政府各相關部門關注。目前車聯網主要涉及交通部和工信部兩大部門,其中,交通部已將車聯網列入"十二五"智能交通發展主攻方向,在標準制定、人力資源和資金方面給予扶持。同時,工信部正在從產業規劃、技術標準等多方面著手,加大對車載信息服務的支持力度,以推進車聯網產業的全面鋪開。
《白皮書》分析,車聯網對電信運營商的影響是巨大的。運營商在車聯網的發展中將經歷幾個主要階段,首先是管道階段,將為各個碎片化的車聯網服務提供通信基礎管道;其次是單一垂直車聯網產業鏈的平臺提供商及基礎網絡能力的提供;再次是為多產業鏈聚合的平臺提供商及基礎網絡能力的提供,運營商在此階段用戶量將有一個迅速的增長,并通過平臺提供多種工具來滿足各個不同主體的差異化需求;最后一個階段是可能成為產業鏈的總體整合者,在這一階段中,運營商將實現細分的垂直優化。
GSMA與市場研究公司SBD聯合發布報告認為,預計到2018年,全球車聯網的市場總額將達390億歐元,較2012年的數值(130億歐元)增長2倍。
車聯網成為智能交通發展新動向
車聯網通過無線射頻識別技術,對車輛進行數字化管理,包括實時跟蹤、監管車輛運行狀況等。和物聯網一樣,車聯網的基礎與是傳感器,加強傳感器操作是必不可少的,將交通信號、攝像頭、擁堵路段報告、天氣情況等信息融合起來,從而形成汽車與道路的"互聯"。通過個道路、技術管理部門的溝通配合,實現汽車、道路、人的有機結合,真正形成車聯網。
《國家十二五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中將車聯網項目作為物聯網領域的核心應用,第一期資金投入達百億級別,扶持資金將集中在汽車電子、信息通信及軟件解決方案領域。
傳感物聯網創始人楊劍勇對速途網表示,解決車與車,車與人的聯系,并不會對交通有很好的改善,而智能交通的應用,對城市交通,對出行是最有效。就拿深圳來說,深圳車的保有量在全國第二(僅次于北京),但深圳的交通壓力相比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是最好的,而深圳的交通并不是靠車聯網來實現的。
助力智能交通,解決道路擁堵
智能交通作為智慧城市整體構造中重要組成部份,對現代都市當中交通擁堵現象有著非常積極的作用。
交通安全、交通堵塞及環境污染是困擾當今交通領域的三大難題,尤其以交通安全問題最為嚴重。CMIC研究發現采用智能交通技術可以提高道路管理水平,每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可減少30%以上,并能提高交通工具的使用效率50%以上。為此,世界各發達國家競相投入大量資金和人力,進行大規模的智能交通技術研究試驗。目前,很多發達國家已從對該系統的研究與測試轉入全面部署階段。
同時,隨著傳感器技術、通信技術、GIS技術、3S技術(遙感技術、地理信息系統、全球定位系統三種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交通信息的采集經歷了從人工采集到單一的磁性檢測器交通信息采集到多源的多種采集方式組合的交通信息采集的歷史發展過程,同時國內外對交通信息處理研究的逐步深入,統計分析技術、人工智能技術、數據融合技術、并行計算技術等逐步被應用于交通信息的處理中,使得交通信息的處理得到不斷的發展和革新,更加滿足ITS各子系統管理者、用戶的需求。
車聯網在國內仍處于概念炒作階段
近年來,交通事故頻發,慘案不斷,如何讓科技運用于我們的生活,讓科技造福人類,變成了專家和企業不斷探索的課題。業內專家指出,車聯網可提高交通安全性。近期,美國聯邦政府對外公布一項為期一年的智能汽車計劃。目的為證明車聯網能夠改善公路的交通安全問題。這項計劃將在3000輛汽車、公交汽車等車輛上裝載電腦、通信設備、傳感器和攝像頭,利用WIFI技術實現平臺連接,讓駕駛員第一時間了解危險路段,進而發出警告,提醒司機,進而減少交通事故。
傳感物聯網創始人楊劍勇示,若只是終端收集信息,整點交互,沒有太大價值,或者整個導航,加些app,發發微博,這都可以車聯網,車聯網的愿景肯定對交通,安全等等能起到很大的幫助,但現階段都是有點盲目,中國人最大的特點就是根據文字來形象的解析含義。在中國,暫時沒有看到在車聯網領域讓有激動人心的技術。相比國外,谷歌的無人駕駛,在國內就可以理解為車聯網,這就是車聯網最好的產品。
楊劍勇說,"Mobileye在國內同樣也可以定位為'車聯網',主要致力于汽車駕駛路況識別技術的開發,以幫助駕駛員最大程度地減少碰撞等事故的發生。奧迪在內的一共17家汽車品牌都和Mobileye有合作關系。他們才是做的車聯網的事情,而非國內整個車載終端,搞幾個APP,或者弄點別的,就成車聯網,而谷歌,Mobileye等來的更實際,也沒有包裝成車聯網,但他們解決的是交通,安全等實實在在的事情。"
關于車聯網
車聯網,是指裝載在車輛上的電子標簽通過無線射頻等識別技術,實現在信息網絡平臺上對所有車輛的屬性信息和靜、動態信息進行提取和有效利用,并根據不同的功能需求對所有車輛的運行狀態進行有效的監管和提供綜合服務。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