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達國家的實時出行信息服務
面向公眾的實時出行信息服務在歐美日等發達國家已經有多年的歷史。
在20世紀70年代末研發推出、覆蓋歐共體中至少18個成員國的TMC交通出行信息系統,利用無線通訊網、FM無線調頻系統、數字廣播等播報實時交通消息,包括交通事件信息、交通狀態信息、道路施工信息、天氣信息、交通附屬設施信息、出行計劃信息等,為公眾提供服務。
2000年開始規劃建設的美國511出行信息服務系統,多年來一直在通過511網站(www.511.org)、511電話服務臺、可變信息板、呼叫中心等向公眾提供實時的道路交通信息、政府交通信息、換乘信息、交通氣象信息、合伙搭乘信息、停車場信息以及與出行相關的其他信息,出行者可根據這些信息確定自己的出行方式和行程路線。目前511系統已在美國全境各州全部開通,90%以上的人口了解和知道511系統,年呼入量達4000萬次以上。
日本90年代開發的道路交通信息通信系統(VICS),通過遠紅外信標、短波信標或調頻廣播
副載波作為傳輸介質,將交通堵塞、駕駛時間、交通事故、車速及路線限制、停車場空位等實時交通信息編輯處理后及時傳輸給交通參與者。該系統具有信息的采集、處理、提供與利用功能,能夠通過文字、簡單圖形、地圖三種格式向駕駛員發布當前時段道路交通流狀態信息,在汽車導航車載機及其他終端上實現以文字、圖形顯示交通信息。據最新的報道,日本豐田汽車在2013年6月3日啟動了基于道路狀況的實時交通信息服務,利用其收集的日本國內約70萬輛豐田汽車的數據,用戶可以通過手機獲取豐田云端服務器上提供的交通信息,了解每條道路的實際情況。
二、我國實時出行信息服務的發展
相比發達國家,我國的實時出行信息服務起步比較晚,但近幾年發展很快。
前些年,國內各主要城市大都是通過交通出行網站、廣播電視、車載終端、路邊交通信息牌等信息發布載體,提供實時的出行誘導服務;通過站臺顯示屏,以向乘客發布實時的公交線路運行狀態和擁擠度信息;通過區域停車誘導系統和公共停車場(庫)動態停車泊位管理系統的引導屏,提供實時的停車信息服務。
近兩年,隨著移動互聯網和物聯網應用的發展,一些領先城市的政府交通部門,利用智慧交通系統的建設成果,開始提供綜合性的出行信息服務,而基于App的公眾出行手機應用系統成為選擇熱點,杭州的“交通.杭州”、廣州的“行訊通”、深圳“交通在手”等手機App都在此列。例如,杭州市交通運輸局在2003年初推出的“交通.杭州”公眾出行手機App,除了提供公交路線、地鐵線路、長途客運、火車班次、航空班次、水上巴士班次以及票價里程、通行費用、交通運輸企業信息等靜態出行信息外,還提供包括實時路況、實時停車引導、實時公共自行車查租等實時出行信息服務,下一步還計劃接人實時交通監控照片、的士電召、實時公交報站等功能。據了解,“交通.杭州”手機App上線四個多月下載量就超過了10萬,每天活躍用戶有近3萬人。
作為靜態出行信息服務的主力軍,國內的交通信息服務企業亦不遺余力地開拓了實時出行信息服務。例如,掌城科技通過網站、GPS導航儀和手機提供國內二十余個主要城市的商業化的實時交通信息服務;四維圖新則聲稱擁有中國最大浮動車數據平臺及數十項核心技術專利,每天服務于全國三十余個主要城市的數千萬用戶出行;世紀高通的“路況交通眼”手機APP能夠為20個城市的用戶提供實時路況信息,同時用戶可將當前位置和周邊路況信息以微博形式分享給好友;百度地圖和相關交通信息服務企業合作,提供實時路況的地圖查詢;暢易行和睛彩導航等公司則另辟蹊徑,采用基于CMMB廣播通道的導航產品提供實時路況服務。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