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兩會上,市人大代表提出,亂停車、停車難,讓原本擁堵的道路更是雪上加霜。針對停車問題,代表們也紛紛提出了各自的真知灼見。對此,市交通委相關負責人回應稱,去年北京市出臺了機動車停車管理的新辦法,今年將分階段治理停車問題:先解決“停車亂”,再解決“停車難”。
郭繼孚(市人大代表、北京交通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組建專門的停車管理隊伍
郭繼孚認為,停車問題正在威脅城市的健康發展和有效運轉,有些社區停車問題甚至危及安全。“即使按照現在的機動車限購政策,一年增加20萬輛汽車,排起隊來也要上千公里,而北京城市道路也就6千多公里,大部分車要是停在路邊,將很快把道路填滿。”
因此,郭繼孚建議加快停車立法,組建專門的停車管理隊伍。“在道路邊隨便劃一根線就可以收費了,這讓停車秩序顯得很混亂。”他指出,從國外經驗看,停車費是不會交給人的,而是依靠科技手段將停車費交到系統里,停車監督員是執法人員。另外,他認為路邊的停車位是公共資源,政府要管控,路外的停車資源價格應逐步放開,變成市場價格。
郭繼孚還認為,城區多個區域免費停車是不合理的。據介紹,調查顯示,2005年北京城六區小汽車出行免費停車占73%,2010年上升到86%,一輛汽車的停車空間比城市居民需要的空間還大,而且處于免費狀態。“政府應該下決心一條街一條街地整治,將其他街道治理成長安街那樣,沒有人敢亂停車。”而限制小汽車的數量也可借鑒國外經驗,比如日本嚴禁單位向個人提供免費停車位。
劉小平(市人大代表、北京鐵路局高級工程師)
執行主體不明影響執行力
劉小平表示,目前,機動車總數和城區內停車位嚴重不匹配。雖然北京執行了機動車的限購政策,每年車輛的增幅也在20萬輛左右,但停車位每年增加2萬至3萬個很難做到。
劉小平說,市交通委已出臺了新的機動車停車管理辦法,但政出多門,執行主體不明,將嚴重影響執行力。現實的情況是,八成至九成的亂停車問題集中在社區內或周邊小馬路、胡同,這些地方往往不在交通要道或交通執法貼罰單的范圍,幾乎是管理的空白地帶。
“社區內及周邊的管理范圍空間應屬于社區居委會。”劉小平說,因為法規不健全,居委會包括物業公司對亂停車沒有執法權,只能放任不管,甚至對占壓消防通道也無能為力。還有一種普遍現象是小區有部分車位,但已被最先購車的居民搶先長租占有,即使幾天不用也要由地鎖占著,造成資源浪費。
劉小平建議,拆除既有小區車位地鎖,并授權居委會統一管理,由居委會或居委會聘請停車管理公司進行管理。對車位嚴重不足的老舊小區,必要時可以在夜間利用周邊小馬路、單位辦公樓的停車資源。
任素永(市人大代表、東城交通支隊帥府園大隊政委)
交通安全教育從小開始
作為一名基層的交警,任素永對停車執法深有體會:“加大對違法停車的處罰力度,只是治理亂停車的一個方面,而且這個措施治標不治本,還容易讓警民關系出現矛盾尖銳對立。”因此,他表示,有一個良好的通行秩序,交通參與者的意識非常重要,“交通安全、守紀教育應該從幼兒園就開始,讓孩子從小就知道‘規范停車光榮,違規停車可恥’,心里有遵守交通規則的意識;單位也有義務在職工中開展類似教育。”
任素永說,在交管部門日常的工作中可以看出,容易出現堵點的地方,一是醫院門口,二是學校門口。就拿學校門口來說,接送孩子的家長,都是“自己合適就行,全都把車開到學校門口扎堆。自己是方便了,可學校門口卻沒法走了。”而家長的這些行為,會直接影響到孩子未來的行為。
對解決停車難問題,任素永表示,停車難問題是經濟發展到一定時期的綜合反映,因此也要有綜合治理的手段。“首先對全市可利用的停車資源,一定要進行摸底,做到心里有數;其次,現在不僅是城區停車難,郊區的縣城里也開始出現停車難問題,因此全市要有一個整體的規劃;此外,在解決停車難方面因地適宜,不斷創新。比如大興黃村棗園某小區,居民自己集資建起了立體停車位來解決停車難。
對于路側停車,任素永表示,現在的停車管理公司太多,導致管理水平不高,應對路側停車位經營管理實行特許經營。另外還要犧牲一些經濟利益,取消城市中心區部分道路路側停車位,還道路行車功能。
交通委回應
路側7萬車位今年網上可查
2011年4月,北京實施了區域差別化停車收費,中心城區停車費大幅提高,利用經濟杠桿來減少中心城區車輛停放。市交通委副主任李曉松介紹,此措施實施后,車輛出行明顯減少,擁堵指數有所下降。但僅3個月后就恢復到之前的水平,這主要是由于停車費增長導致的亂停車問題。
李曉松說,目前,市交通委正在對全市停車位進行盤點,7萬多個路側停車位已經盤點完成,將在今年建立可查詢的網站。其他的車位市交通委已責令各區縣交通部門進行摸排,爭取在2015年之前,市民能明確知道北京所有能停車的地方以及不能停車的地方。另外,加大對違規停車的處罰治理,亂停車問題應該能得到解決。
在解決了亂停車問題之后,本市還將進一步提高三環以內中心城區的停車費,市交通委委員容軍表示,相比東京、紐約等大城市,北京中心城區和人口低密度區域的收費差別較小,而且中心城區收費很低。另外,中心城區的路側停車位也要進一步減少,“中心城區的道路資源非常緊缺,如果修路后變成停車場顯然非常不合適。”他表示,中心城區的路側停車位要減少,而且停車費還要提高,這樣才能降低車輛在中心城區的上路率。
另外,解決停車難問題,北京正在探索利用新渠道,即把停車樓建設與商業配套或綜合交通樞紐相結合,比如去年協和醫院建設了地下停車庫;今年正在醞釀石景山地區交通樞紐停車樓的建設。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